张艺谋《一秒钟》:一部迷影电影中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爱电影”?

分类:电影  标签:一秒钟
雅1203

2020-12-11 08:33:04 23970.045

和“简单”的《一秒钟》相比,大部分国产电影面对的是另一个困境:很多导演都困于文本的多义性,多个主题在一部电影中反复出现,最终导致议题之间混杂甚至产生冲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今年最终拿下30亿票房的《八佰》,在成片中既有对人性的关照、又蕴含对主流历史话语叙事的挑战,还混杂着民族主义的情绪,再加上类型片的元素:大的战争场面;导演似乎没有办法同时处理好如此多的表达,沉迷在其中找不到通路。

与之相比,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思路非常清楚,只抓最简单的矛盾,让所有其它支线都只为了这一简单的矛盾服务。这对于年轻导演来说,会是非常可贵的能力,因为面对复杂议题时,年轻导演往往缺乏切割聚焦的能力,但对于张艺谋这种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导演来说,似乎有些偷懒的嫌疑。

《一秒钟》是一部迷影电影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秒钟》应该放在迷影电影的类型下来看待。

所谓迷影电影,即片中虽有故事独立发生,但电影的主题集中在表达导演对电影黄金时代的追忆,说到底还是在表达创作者对电影的热爱。在作者电影的范畴下,迷影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迷影电影往往不仅只有一层内涵,除了表达对电影的热爱外,往往还有别的指向。比如说出现多个迷影桥段的《爱乐之城》,本身就是一部歌舞片、同时也讨论了爱情与现实、好莱坞造星的工业体系、甚至阶层等议题。

而刚刚斩获今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的《间谍之妻》,其中也出现了和《一秒钟》一样的缠胶片桥段,那是一个更小的放映机,放映地点换到了二战期间的日本国内警署和主人公的公司。这部电影中,胶片成了重要的道具,背后的意涵直接指向了对战争恶行的控诉与反思,以及战时日本肃杀的政治状态。

即便纯粹以电影作为主题的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也呈现了多义且复杂的文本。《雨果》一定程度上也是电影大师梅里埃的传记片,更是一部优秀的少年冒险片,但最终还是落在了对早期电影史的还原上。更值得一提的是,《雨果》用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向大师和电影本身致敬,这部2012上映的电影拥有出色的3D呈现效果,这对于梅里埃创造的电影类型而言,具有“挑战”意味。该片也最终斩获了当年奥斯卡包含最佳摄影、最佳混音、最佳艺术指导在内的大部分艺术类奖项。

《雨果》和《一秒钟》相比,同在迷影电影的类型下,却有不同的面貌 图片来源:豆瓣网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