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一秒钟,时间过去了两年多

分类:电影  标签:一秒钟
漫漫人生路

2020-12-15 11:54:58 14910.021

在那个连唱歌跳舞都要小心谨慎,娱乐方式极其匮乏的年代,电影这个舶来品,靠着它的新鲜、生动,长期占据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首选。

张艺谋导演在《一秒钟》里重拾拿手的现实主义题材

我虽然是个重度影迷,但也时常怀着警惕之心,觉得切不可把电影抬升到至高无上的神坛上去。一个人也好,一门艺术也罢,它假如惟我独尊,舍我其谁的时候,它就没有多少魅力可言,同时,也在宣告,它即将消失的时刻就要到来。

03

应该承认,《一秒钟》那一长段发动群众抢修胶片的段落,是全片的华彩篇章。张艺谋向来热衷于陈列局部奇观。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锤脚、《我的父亲母亲》的铁丝补碗、《英雄》中的强弩、《影》里的伞阵。这次轮到了胶片的洗涤和擦拭。

当我们为那一颗颗爱电影的心感动之时,我们是不是多想一想,电影为什么会让一群人为之迷醉,电影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答案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就像那片走上几十里仍不见人烟的干硬土地一样,都太贫瘠了,都太需要灌溉和滋润了。

那时的人们,为了抢到一张电影票,打架吵架是家常便饭。而在我看来,这类事情丝毫不值得歌颂。我在看这一段时,只感到众生的可悲可叹。

电影让人们从匮乏、无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

一部电影,他们已经看上好几遍,台词都滚瓜烂熟,成为互致问候的暗号。而当这部电影仍将放映之时,人们还会满脸喜悦地去奔走相告。

重要的,早已经不是电影了,重要的是,怎样把多余的时光一一打发出去。他们必须克服掉审美疲劳,在共同的经验里,在集体化的狂欢中,去复制自己那少得可怜的快乐。不是说,不要感谢电影——我这样的人,更是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

要说的是,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精神同样饥荒的特殊年代,人们所看到的电影,它再好,在我看来,就是窝窝头、棒子面,有口吃的就行。而电影对于张译而言,就不仅仅是充饥那么简单了,准确点说,他的精神食粮,要比其它的人珍贵得多。

所以,我们也就不奇怪,张译的女儿在那一秒钟所背负的恰恰是一袋粮食。

对于有些人来说,电影的意义还要更大一些

04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