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巴比龙》和《肖申克的救赎》,解读希望与自由

分类:电影  标签:肖申克的救赎
十里桃花

2019-05-15 11:52:42 21890.028

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电影《巴比龙》,这部电影根据真人事件改编,也是讲述一个人因为被误判入狱,最终越狱成功的故事。巴比龙最后从恶魔岛上告别狱友,一个箭步从悬崖上跳下布满阳光的大海,仿佛迎来了重生。

这部电影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区别在于越狱桥段频繁,巴比龙主要依靠狱友的帮助和自己对于监狱生活的强烈抵制,而非安迪那样强大的个人能力,而且他是在连续越狱失败三次以后,第四次才取得成功。

从电影剧本角度对比两部电影,显然《肖申克的救赎》更吸引人。但从故事角度对比,《巴比龙》却更加真实可信,更能诠释希望与自由。

如何理解希望与自由?

在我看来,希望是在对生活失去一切信心之后,所保留的对生命的热情。也就是说即使负债累累、受社会遗弃也依然让自己的生命保持健康,保留“革命的本钱”然后寻找机会去革社会所赋予给我们的“命”,这是希望。

而自由,则是打破一切限制,只遵循生理本能(大脑思考)需求,然后对所有反对自己的事物进行抗争。这不仅包括对外界社会价值批判,还包括自身既有的价值观和习惯桎梏。

如果说安迪最终越狱成功换得了一种自由,那二十年在用刻刀挖洞的过程,以及反反复复写信、给典狱长记账等行为都无疑是一种行为限制。只是,那些自由的代价是为越狱成功的终极自由在服务。

因此,在电影中,希望是永久存在,而自由是相对存在。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杀,那么在他临死之前,希望便完全失去;而一个人如果选择日复一日的做一件事,那么他肯定是在追寻“日复一日”之外更大的自由。

因此,希望的底线是死亡;自由有上线,却没有底线。

由此判断,许多人口提及的财务自由、人生自由、人身自由等自由都不过是着眼于表象。我之所以在公众号介绍栏将自由定义为“不断地淡漠与放弃”,就是想说明“自由”本身存在的悖论,它“相对存在”的本质其实是不自由。

来源:百家号 尔东飞影评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