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平平情商低,连普通话都被嘲,她为何能靠一句话登热搜?
似乎什么都能掺一脚,但又什么都不做精。
对于主持人来说,本还有一块自留地——
访谈节目。
过去有国民度的谈话类节目都是主持人做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杨澜访谈录》……
但如今,爆款,或是有口碑的访谈节目,都不是出自主持人之手。
《仅三天可见》,姜思达,辩手。
《十三邀》,许知远,文化人。
《立场》,易立竞,记者。
为什么?
因为随着社会对人性和伦理理解的进步,观众想要看到的,再也不是两个名人对坐着,笑容可掬、语言得体地把整个访问流程中规中矩地走完。
而是想看到访谈者从更多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去解读嘉宾。
姜思达是体验式、沉浸式视角。
何谓体验式?
不是单纯地吃吃饭喝喝酒,而是和嘉宾形影不离地相处三天,参与对方的工作和私生活。
面对相处中的不适和矛盾,他采取的不是回避,而是审视这种不舒适。
以及易立竞的,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视角。
在自我定位和实际情况上,周笔畅对自己的认知明显是有偏差的。
易立竞不怕一针见血地质问她——
你刚才说你不喜欢名利场
但你身在名利场
而你还是受益者
这种理性质疑的视角,不仅能拓宽观众的认知,还能帮助嘉宾进一步认识自我。
郝蕾这样评价易立竞的访谈能力——
她能看见你
许知远的高度主观式、对立式视角。
他的访谈,从一开始预设了,是“带偏见的”——
即带有高度个人色彩,不刻意作理中客姿态的视角。
访谈李诞时,许知远对李诞的语言方式感到不舒服,甚至不满。
他干脆让场子直接冷了,反而是李诞主动来圆场,吐槽许知远的沉默。
而他在李诞圆场之后,反倒开口来diss李诞的语言习惯,说他“自以为是种戏谑”。
我可能不喜欢这种谈话方式
因为戏谑是反谈话的
对我来说 像这种消解
会使谈话越来越窄
最后就没什么意义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