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巴比龙》解读希望与自由
如何理解希望与自由?
在我看来,希望是在对生活失去一切信心之后,所保留的对生命的热情。也就是说即使负债累累、受社会遗弃也依然让自己的生命保持健康,保留“革命的本钱”然后寻找机会去革社会所赋予给我们的“命”,这是希望。
而自由,则是打破一切限制,只遵循生理本能(大脑思考)需求,然后对所有反对自己的事物进行抗争。这不仅包括对外界社会价值批判,还包括自身既有的价值观和习惯桎梏。
如果说安迪最终越狱成功换得了一种自由,那二十年在用刻刀挖洞的过程,以及反反复复写信、给典狱长记账等行为都无疑是一种行为限制。只是,那些自由的代价是为越狱成功的终极自由在服务。
因此,在电影中,希望是永久存在,而自由是相对存在。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杀,那么在他临死之前,希望便完全失去;而一个人如果选择日复一日的做一件事,那么他肯定是在追寻“日复一日”之外更大的自由。
因此,希望的底线是死亡;自由有上线,却没有底线。
《巴比龙》中的主人公巴比龙接受了两次单独监禁,监禁期间不许和任何人说话。第一次是两年,第二次是五年,他都挺过来了。第一次是因为对爱人的思念和狱友的鼓励,而第二次则是因为越狱失败后对人性报以失望,仅剩下生命本能的希望。
在巴比龙身上,自由本身的矛盾非常明显。一方面他每次逃狱前都没有经过很长时间的计划,而是越狱念头下的“临时起意”,或者说看到一个机会就去想办法抓住,然后尝试,但很快又被抓住。
他入狱之前是个混混,逃狱的方式也像极了一个“投机分子”,他不像安迪那样去做长远计划,也不像很多犯人被“体制化”,而且他的生活也没什么习惯桎梏可言。
在巴比龙身上,自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表征,希望才是不断尝试和活着的根本。
通过对比两部电影中的安迪与巴比龙,一个入狱前是银行家,一个是街头混混;一个隐忍谋划,一个冲动随意;一个为更大的自由装作被体制化,一个不曾思考过自由,也不曾被体制化。
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都不曾失去希望。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