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讯

近年来最让人愤怒的剧

分类:电视剧 影评  标签:
十里桃花

2019-04-01 18:08:41 69690.015

《芝麻胡同》的前世今生,开始在六国饭店一场无厘头的强奸未遂,英雄救美既遂的案件里。牧春花被看了一眼后,两个男人从此开始万劫不复。那么六国饭店是个什么场所?它的老板会不会坐着黄包车去酱菜厂定酱菜,然后给一个腌酱菜的道歉?谁敢在六国饭店强奸女招待,还让老板看门儿?


民国的开放程度,是超出现代人想象的,而北京在三、四十年代的开放,是与众不同的。人们在讨论民国时的开放,说得最多的是大上海的歌舞升平,鱼龙混杂,觥筹交错,或者广州的人才输出和回流,帮助新思想在中国蔓延。这里提一部记录片《幼童》(豆瓣评分9.4,建议大家看),讲述1872年至1875年间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20名幼童留学的轶事。片子附着120人的名单,有意加上了籍贯,几乎全是广东人,其次是江苏人(当时上海属于江苏)没有一个人来自天朝帝都-北京!Why?!引人遐思。


北京,或者叫北平,在晚清和民国时的开放自成一派。拿北京和南京比,南京处处透着两个字“不敢”,中山陵不能说不壮观,可是上完了那些个台阶后,上头根本没什么。总统府更是小气,那个后花园子难怪宋美龄不爱住,仿佛是为了显示元首的廉洁而建的。六朝古都,处处透着凄凉,恰似韦庄的诗:最是无情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从唐朝到民国,气质没变过。


但是看看北京,它老旧,凛冽,肃穆,从不排外,藏污纳垢又透着尊严。外国人来了?来呗,还怎么着啊。我之前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北京,千百年来,更懂得如何用所有人的奉献,来成就一个人的欢愉。


北京难道不开放吗?当然不。清帝退位一纸诏书,北京人欣欣然接受紫禁城里那位没了的事实。南北和谈里袁世凯却始终占着上风。外国公使们吵吵着民主,屁股却黏在东交民巷,不肯走,为北京着迷。斯诺夫人Helen Snow说“北京是外国人的天堂”。上海?那哪是中国?那是比巴黎还巴黎的东方巴黎。不在北京住一住,你好意思说你知道中国吗?斯诺夫人当时就每天骑着自行车串胡同子,不知道看见《芝麻胡同》会不会吐血。哈哈!


六国饭店就是坐落在这个时候的前门,见证这段历史。这个地方只能用光怪陆离来形容。每天来来往往,有巨贾豪商,有军政要员,有明星戏子,有妓女掮客,有各国间谍,有军统特务,有下野隐居的高管,也有为父报仇的刺客,有名媛也有杀人犯,每天爱恨情仇与裸体派对一齐上演,好不精彩。


来源:豆瓣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