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发布“匠心致初心”制作特辑 深挖史料还原时代细节

分类:电影  标签:1921
雅1203

2021-06-17 10:50:51 10260.009

制片人任宁介绍:“我们想要1:1复原‘一大’会址,导演又对很多细节要求很高,为了还原20年代的质感做了很多努力。”剧组还原搭建的主场景“上海石库门老建筑群”在制作特辑中首次亮相,郑大圣导演说:“一寸一寸地看,一尺一尺地量,我们完整测绘了‘一大’旧址。”“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博文女校、新青年编辑部……从“实地测绘”到“模型构建”,再用最原始的工艺复原内外墙面的细节。全体主创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用逐块凑齐的真实灰砖砌起阳光下不会穿帮的墙,用逐颗铺设的石头手工按出坑洼起伏的路面,让“一砖一石”拥有了时代的呼吸。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现场,美术部门进行过多次返工,复杂程度不亚于推倒重来。服装间和道具间的四面墙贴满了可供查证的老照片,剧组各个部门像“破案”一般拿着放大镜提取细节,还原20世纪上海的城市细节与风貌。主创用扎实的筹备工作铺砌电影《1921》的历史厚度,让演员在置身场景的那一刻仿佛回到1921年,也让观众能够拥有身临其境般的观影感受。

顾问团队里不仅有党史专家,还有来自“上海社会生活史”、“上海租界史”领域的专家,他们用丰硕的研究成果滋养艺术创作,为电影《1921》保驾护航。导演对历史细节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法租界黄包车车牌的徽章样式在当时当地的史料中无迹可寻,主创便把搜索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的档案馆,最终在巴黎警察总部的历史档案中寻得一纸公函,从上面复刻下当年的一枚黑白徽章,片中使用的带色彩版本是主创们对黑白照片进行灰度分析、加以“红白蓝”法国国旗色合理想象而成的。面对这类缺乏直接史料作为依据的细节,主创团队的自我要求是必须做到“不可证伪”。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跟摄制组接触了两年,剧组严谨考究的创作态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中出现了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拿着《上海俄文生活日报》,这个细节非常真实。”新中国成立前期毛泽东给李达的信里写道:“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这个“公司”的概念被编剧放进人物对白中,把1948年的史料通过合理的艺术想象化用到1921年,对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吴海勇表示:“台词设计得特别好,巧妙地融合进去了。”顾问团队也认可了演员形象气质与角色的匹配度,特别是李达的饰演者黄轩,除了外形的还原,他还演出了理想主义者的神韵,坚定信仰下充满了柔情,细腻的情感变化生动塑造了历史人物。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