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希望生活当中那个于和伟不是任何角色
开年以来,演员于和伟的人气居高不下。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就凭借三部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上阳赋》《巡回检察组》以及电影《刺杀小说家》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收获了“宝藏男孩”“老戏骨”的美誉。
三月初的北京,春寒料峭。在忙碌的拍戏间隙,于和伟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视演戏为一生事业的他坦言,“我们这一代人走到今天,正是当打之年,我希望能够尽最大努力带给大家影响力更大、生命力更长的作品,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事业做一些贡献,这是我的理想。”
向往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和君子礼仪
在近日大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于和伟演绎的主角人物陈独秀尤其突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他并非第一次饰演陈独秀,早在十年前,他就在电视剧《中国1921》以及后来的电影《建军大业》中塑造过陈独秀。“不管戏多戏少,一旦去演,总会对人物去做一些了解,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人物挺有意思,算是种下了一粒种子。”
出演《觉醒年代》,最初是张永新导演找到于和伟,“张导很兴奋,全景式讲述了那个时代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这‘三驾马车’在北大和《新青年》的故事,讲得特别棒,说老实话我当时就怦然心动,也很受鼓舞。”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于和伟找到了极大的信心,觉得这个人物这部戏,可演、可做。
于和伟直言,演绎历史人物,神似更重于形似。他饰演的陈独秀刚出场时,形象邋遢、踌躇。但逐渐地,这个人物身上的坚定与热血开始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剧中有很多大段的演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被于和伟塑造出的那股劲儿打动——既狂放又真诚,既孤傲又认真,既有哲思又接地气儿,对家人对儿子别具温情。
于和伟感触很深,拍这部戏时整个剧组都尽可能地去还原当年真实的状态,“每一份电报都是当年的复印件,一些大段的演讲都是对照原来的演讲稿还原的,还要把当时的措辞方式口语化。”为了保证拍戏的现场情绪,他对自己有个标准——尽量做到一整场戏都一条拍下来。有些在北大礼堂演讲的戏,一口气演下来就是六七分钟,往往下来之后,监视器前的场记都忍不住跑到他跟前边鼓掌边说:“于老师太好了!我们对着剧本看,一字不差!”他也感到自豪,“演员的荣誉感就在这儿了吧。”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