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入围,奥斯卡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相比欧洲电影节引进非西方电影的作用,90年代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更像是美国对欧洲电影的表彰大会。
1994年,陈凯歌《霸王别姬》和李安的《喜宴》同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最终获奖的是俄罗斯电影《烈日灼人》。这部电影以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治镇压运动为背景,讲述斯大林时代的战斗英雄科托夫一家遭受迫害的故事。
90年代过去后,欧洲电影节将兴趣放置于拍摄地下电影的第六代导演身上。但对奥斯卡来说,无法公映的第六代导演作品不太可能被送审奥斯卡,冲奥的任务继续交给了商业化转型的张艺谋们。
2000年,李安执导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在北美和奥斯卡大获成功,向内地导演指出了中国故事的方向。这一年《卧虎藏龙》在北美拿下2亿美元票房,最终摘获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实现了华语电影在奥斯卡的“零突破”。
《卧虎藏龙》获奖后不久,一则来自中新社的消息提到了姜文的观点,他认为对中国观众和熟悉东方电影的美国人来说,这部电影不过是二十年前的东西,所谓的新鲜在西方的标准下成立,“总之,加强交流是好的,所谓加强交流,就是承认双方都没有真正融合和了解。”
《卧虎藏龙》海报 图源豆瓣
但大部分电影人不像姜文表现出来的这么云淡风轻。从之后的《英雄》、《夜宴》和《无极》来看,《卧虎藏龙》对于之后中国大片的生产有着影响。
2006年的一场“中国电影‘冲奥’论坛”上,时任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提到对奥斯卡的渴求,“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太需要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称号了。如果得了,它不但是前几十年中国电影的总结,还是后几十年中国电影的里程碑,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标准。”
相比八九十年代用电影进入欧美视野,此时冲击奥斯卡对华语电影也有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张艺谋曾告诉记者,大奖项能帮助电影发行,如果得奖可能有18家发行商来找,如果没得奖可能就只有一家。得一般的奖,对一个品牌增色20%,如果得了奥斯卡奖,能够增色80%。
他认为自己已经知道奥斯卡奖的获奖诀窍,并对此兴趣有限,现在拍电影是为了激发中国年轻人对国产电影的热情,“就拿《卧虎藏龙》那年来说,如果那年出一个二战或儿童题材的,《卧虎藏龙》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不管是出于商业需求还是个人诉求,张艺谋并没有完全放弃奥斯卡。《金陵十三钗》配齐了奥斯卡喜爱的战争题材、孩童化叙事以及中国元素。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