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教、不煽情、生猛开篇的《山海情》找对了主旋律剧的路子

分类:电视剧  标签:山海情
雅1203

2021-01-13 11:01:06 12220.010

在这你来我往之间,吊庄村移民工作中七个“逃兵”所酿成的戏剧冲突就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山海情》并未将“怎么做”作为戏剧表达的重点,干部们并不是剧中的绝对主角,而是将大量的镜头聚焦在村民身上,形成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一整套完整的逻辑链。

剧中通过对村民生活的写实捕捉,使上世纪90年代海吉县扶贫攻坚工作的困难性,得到了最直观的呈现。只长洋芋的山沟沟,风沙漫天、蚊子像苍蝇一样大的戈壁……通过“逃兵”们的负面反应,在非煽情的方式下,对当时的民生之艰难做出了细致的刻画。

同时,村民们与村长、主任的唇枪舌战,金句连连,颇有些轻喜剧的元素在。即便是在遍地黄沙的艰难处境中,也依然攒着股心劲在。放映厅中笑声与沉默交替出现。

整体看下来,《山海情》的叙事不可谓之不宏大。这份“宏大”,不在于叙事维度,而在于浓缩在其中的时代洪流,以及对人细微的刻画。

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的村民群像、金沙滩的建设、福建对宁夏的对口援助、预告片中沙粒漫天的戈壁变成了绿水青山……23集的体量,承载了二十余年的沧桑变化。

打破说教式的“圣人”论

在《山海情》中,对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村风貌的刻画,做到了超出预期的还原。

这份还原,不仅体现在布景、服化道等“初阶”标准上,而是更见于细节。

在第一集中,马得福(黄轩饰)的青梅竹马水花(热依扎饰)被父亲强迫嫁给苦水村的安永富,水花心有不甘,选择了扒火车逃走,彩礼收了,媳妇跑了,苦水村的人自然来讨说法,涌泉村与苦水村间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在这场既动手又动口的战争中,信息含量很大。仅是一个水窖、一头驴、两只鸡、两只羊组成的彩礼,在当时就足矣用“丰厚”来形容,且成为两个村的争端。在浓厚的故事氛围中,一穷二白的农村真实图景跃然纸上。

与水花一起扒火车逃离的,还有马得宝、麦苗、水旺、尕娃几个村里的孩子。被半路抓回家的马得宝被父亲拿皮鞭抽得皮开肉绽,嘴里声嘶力竭呼喊着的却是“不想一天三顿吃洋芋”,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山海情》中诸如此类细节发力,以侧面描写展现民生之艰的片段有很多。其中的贫穷与苦难,是在许多人认知之外的,不刻意、不夸大,却触动人心。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