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父亲有多狠,辞去铁饭碗,逼儿子“吞药”,想让公主当儿媳?

分类:明星  标签:郎朗
一糜阳光

2021-01-11 18:05:44 7650.003

简单的介绍后,朱教授让郎朗先自己弹一曲,末了,她开口表示,这孩子有天分,我可以收他做学生。

有全城最好的老师指导,加上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郎朗很快便崭露头角。

五岁时拿到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九岁时又拿全国第一名。到这里,郎朗已经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天才少年。

可父亲郎国任并不满足,儿子不仅要全国第一,还要世界第一,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到最好。

郎朗从两岁开始学钢琴,小小年纪不知承受了多少艰辛,原以为拿到全国第一便是终点,其实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二、父子俩的北漂生涯

目标高远的郎国任,在四十岁时,狠心选择离职,放弃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拿着钱和行李,带着儿子去北漂。

母亲周秀兰则留在沈阳老家,继续从事话务员工作,靠着微薄的收入,支撑住这个家。

初次来到北京,父子俩举目无亲,全靠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行在各条大街小巷。

在沈阳,父亲是人人尊重的警官,但到了北京,有谁认识你呢。

郎朗曾是全城皆知的钢琴小天才,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偌大的北京城,天才不止一个,当一个天才遇上一群天才,也不过芸芸众生。

为了省钱,父子俩找了间地下室住下,环境极差,几家人共用一个卫生间,设施简陋还有老鼠,吃着最便宜的菜,每天忍受着左右邻居的吵吵闹闹。

夏天时,酷热难当,没有电风扇更没空调,郎朗练琴时,郎国任便在一旁,拿着薄薄的书本给他扇风。

到冬天时,气温骤降,寒冷刺骨,房间里没任何取暖设备,全靠衣服被子取暖,晚上郎朗会练习到深夜,父亲会提前上床暖被窝,尽可能让儿子少挨点冻。

即便生活一团糟,父亲郎国任仍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到处拜访名师,希望有人能慧眼识珠,收儿子为徒,这样才有可能考进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新老师,对方答应收郎朗为学生,但脾气不太好,待人态度冷淡,每次郎朗认真地弹完一曲,她总是淡淡的说:还凑合吧。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