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需要多少认可才能停止他的哭泣?
你常常会发现,在点评演员的环节,他说了很多很多,侃侃而谈、逻辑清晰。也用了不少听起来似乎很专业的词汇。听的时候,感觉还很有道理,但是……听完之后,发觉他其实什么都没说。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在十几年前,他就是用这种华丽辞藻堆砌出来的说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说的风格,获得了大量读者的拥趸。
他的华丽青春伤痛文学,是迎合市场风向的,我表弟读初中的时候就每期必买《最小说》。他说那些文字让他深深着迷。
被冷眼嘲笑过的少年时代
在大家都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郭敬明常常以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得到大家的崇拜目光。
18岁是他的一个命运转折点。
他第一次踏入魔都,以一部《假如明天没有太阳》获得了新概念作文一等奖。
据说他仔细研究了前两届获奖的文风,写了7篇5000字左右的作文,买了7本《萌芽》,分别填了7张报名表寄了出去。
两年前韩寒就是以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崭露头角。
那时候,18岁的韩寒在央视访谈节目被一群学者围成半圈,唇枪舌战。而17岁的郭敬明在自贡读着高中,放学时总是贴着墙根快速溜走。
他也曾在优异成绩的护佑下,叛逆张扬。但大家都开始发育了之后,他的身高逐渐成了同学的笑柄。
昔日大家羡慕的双职工父母的光环也失去了说服力。
和老师同学谈话要反复思量如何才能得体,因为老师的评价会影响到保送的几率。
参加作文比赛更是他想用知识改命的一个关键点,获得优异成绩便可以获得保送名额。
张罗着报名新概念大赛的时候,同学们都在揶揄取笑他。
没想到真的给他拿到了一等奖,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他参加的那一届,取消了保送。
尽管如此,他还是凭自己考上了上海大学。
那天,踌躇满志满怀梦想的郭姓少年,狠心花了300元打车来到学府,映入眼帘的,是保姆伺候名牌满身的学生,以及满眼的私家车。
这所魔都学府,绝大多数是本地学子。他才发现自己仍然融入不了新的环境。比在自己家乡更郁闷的是,不仅身材被人嘲笑,连家境和非本地人也成了压在他头上的大山。
大学没有读完,他就已经在这几年里发愤图强,给自己画好了版图。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