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马伊琍也是这样的人,“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这次把马伊琍推向风口浪尖的,是她在访谈节目《女人30+》中的一句话——“卵子的最终使命,不是成为一颗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颗卵子而已。”
在“谈性色变”的氛围中,马伊琍大胆的发言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对于她的讨论也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
结合当下流行的“姐姐热”和女性大胆表达、追求自我的风潮,马伊琍的发言得到了众多支持,有人赞赏她“活得通透,想结就结,想生就生”,也有人发表认同“母亲是一个身份,自己才是自己”。
也不乏反对者认为马伊琍不过是在贩卖女权人设,讽刺她“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并列举出马伊琍过往的言论作为呈堂证供,指责她“贩卖人设”。
马伊琍只不过是讲了几句公道话,想不到捅了舆论的“马蜂窝”。“贩卖人设”的帽子扣到头上,比当初“且行且珍惜”翻车还狼狈。
通常而言我们判断一个明星是否贩卖人设时,采用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比他的言行,看他说的和做的是否能够言行统一。
在采纳这一标准时,却不应该忽略时间的向度,但是在互联网的茧房效应下,人们往往只愿意相信并且采纳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而有意地忽略了事件本身。
马伊琍说的话有问题吗?与其问这个问题,倒不如说,九年前的观点可以和现在的观点不同吗?
有网友翻出马伊琍在2011年发布的微博,被拿来当做是马伊琍贩卖人设的“铁证”。微博中马伊琍讲述了与女儿相处的温情时刻,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当了母亲的女人才完整,女演员更是。”
的确,与如今的“卵子使命论”相比,这两种观点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两极,贩卖人设的说法似乎也可以成立。
诚然,明星立人设是市场常态,本质上是对市场进行预判得出的商业结论,是一种假象和扮演。然而,盲目地站在完美的上帝视角对明星的话语表达进行批判和抵制,反而会消解明星的积极发言带来的正面影响。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