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话题剧《三十而已》引发共鸣获好评
第二个坑是为了话题刻意制造冲突、夸大冲突、渲染冲突,拼贴组合话题,把猎奇当卖点,让话题剧走向“狗血”。比如有些女性话题剧,一讲到原生家庭,一定是极品妈妈+极品兄弟;一讲到情感议题,就是“出轨、小三、捉奸了”……剧情是由一个又一个冲突堆砌起来的,看似高潮迭起,实则是以密不透风的冲突来掩盖逻辑的漏洞。
《三十而已》中顾佳和儿子。
围绕《三十而已》的三个女主角也有大量戏剧冲突,尤其是顾佳这一条线,又是手撕幼儿园班委会主任,又是当面戳穿心机女。但编剧较好地均衡戏剧冲突与日常逻辑的关系。比如在逼退心机女之前,编剧已经通过一个橘子铺垫了前因,戏剧高潮到来时就不会显得突兀。手撕班委会主任的情节虽然“高能”,但这也符合一个保护孩子的母亲的心理,同时顾佳有她的黑料在手。换句话说,强烈的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制造,而是有相对完整的起承转合,并能够落到日常逻辑中。
第三个坑是话题逻辑压过人物逻辑,人物成了话题的道具,人物不具备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特殊性,而更像是“一类人”,是某一种“人设”。比如但凡刻画“女强人”,一定是穿着职业装、踩着高跟鞋,不苟言笑、雷厉风行、理智大于情感;但凡刻画全职太太,要么是像早期的罗子君(《我的前半生》)“不学无术”,要么是早期的林品如(《回家的诱惑》),温柔贤淑、勤俭持家,但也失去了自我。现实带给人物的反应,更多的一种由此及彼的物理反应,是刻板印象的反射,没有个人在其中挣扎迂回反抗的心理细节。
《三十而已》中江疏影饰演“沪漂”王漫妮。
《三十而已》中三个女主角,首先也是三种不同的人设,代表不同阶层,不同个性。作为“沪漂”的王漫妮是很典型的“社畜”+“空巢青年”;中上流阶层的顾佳,是一个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的全职太太,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个性随和的本地姑娘钟晓芹是一个“便利贴女孩”……
“便利贴女孩”钟晓芹。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