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剧《三叉戟》严肃活泼、团结紧张
也因为崔铁军和徐国柱有一个20年未揭开的误会,所以三叉戟的关系团结又紧张。
比如第3集,崔铁军调侃徐国柱的暴脾气,问他到底是因为血压高导致脾气暴,还是因为脾气暴所以血压高。
他提醒徐国柱吃降血压的药,暗戳戳递保温杯给他,徐国柱没看到,崔铁军又暗戳戳地收回。
这个微妙、带着尴尬喜感的细节就很好体现了三叉戟的关系:知根知底,以互损的方式表达关心,也有着男人之间的一种克制。
陈建斌、董勇、郝平扎实又生活化的演技,确保了三叉戟的每一场对手戏都是“表演课”。
哪怕只是看着他们仨在那边侃,观众也不会觉得无聊。
平民化的英雄塑造
作为一部公安剧,《三叉戟》属于主旋律作品。
也不要误会“主旋律”就意味着枯燥、刻板、说教。这些年来,从《人民的名义》到《战狼2》,主旋律以实绩告诉观众: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主旋律也可以是爆款制造机。
故事要好看,首先人物得立得住。
在之前的一些主旋律作品中,人物刻画常常因为“高大全”,流于单薄、片面、雷同。
而在最近的主旋律创作实践中,很多创作者都明白了这样一个常识:英雄也是人,“人”才能打动人。
《三叉戟》就充分把握了这个要义。
《三叉戟》一开篇,寥寥数笔,三个个性鲜明的中年人民警察的形象就立住了。
崔铁军,干经侦出身,外号“大背头”,胆大心细、外冷内热、有着相当敏锐的洞察力;
徐国柱,刑警出身,外号“大棍子”,英勇善战、嫉恶如仇、脾气火爆;
潘江海,搞预审出身,外号“大喷子”,能言善辩,与嫌疑犯斗志斗勇斗心,善于突破对方心理防线。
只是人到中年,他们不约而同遭遇了“中年危机”。
比如体力上的衰退。曾经身手矫捷,可以以一当十,如今爬高上低可能就气喘吁吁;
比如随着时代变化,犯罪手法高科技化,破案手法同样要与时俱进,但对于这些50 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电脑还玩不明白;
还是更重要的,心态上的变化。因为20年前崔铁军和徐国柱没有解开的误会,他们也都有点自我放逐、心灰意冷了。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