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张艺谋拍完这部引起轰动的文艺片后,再也没有回过头!

一糜阳光

2020-04-26 20:08:06 16840.016

正是基于这个人物合理的真实性,张艺谋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开头,并没有开篇就为什么展示“魏敏芝”这个老师“轴”的一面,善良的“一面”。

比如一开始,张艺谋设计的合理的诱饵,就是村长答应了给魏敏芝50块钱的代课费,所以她才答应了来这里代课一个月,而在魏敏芝讨要这50块钱而不得的时候,她想到了放弃,直到老教师又给了她一个念头,那就是只要26个孩子们都在,村长给你50块钱以外,我还会给你加10块,如果村长不给,我自己都给你掏这个钱。

正是基于这“60块钱”的诱饵,才有了后面“26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的“一根筋”,这种价值观的等价,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特别是在一个金钱稀缺的年代。

张艺谋的人物设计,以及行为逻辑是合情也合理的。

甚至可以说,张艺谋导演完美的避开了“说教”的模板,用一个合理的需求理论,完成了之后魏敏芝这个人物“善良”性格的铺垫。

而片中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设计,大概就是全片的价值取向,甚至可以说格局,都是基于“孩童”身上。

比如魏敏芝在得知张慧科去了城里打工以后,她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在班上一起想办法,怎么解决遇到的问题。

于是这部电影里最精彩,也最有趣的两幕出现了:

有孩子提议,想赚钱,就去砖厂搬砖于是一个大孩子,领着一群小孩子,去砖厂忙碌了大半天,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仅没有干好活,还给砖厂老板捣了乱,但是老板还是给了魏敏芝15块钱。

而另外一幕是,在一群孩子跑到汽车那里问价的时候,才知道他们赚的钱远远不够,于是又有一个孩子想出了大家蜂拥而上,掩护魏敏芝老师混上汽车。

虽然最后到了半路,魏敏芝也被售票员赶下了车。

但是不管怎么讲,光是这两幕,已经足以透出这部电影的真实和可爱,特别是片中用孩童的逻辑去处理现实社会的简单事情,这本身就是这部电影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这部电影从始至终最想表达的一个观点:赤子之心,善良之心的可贵。

用成人的温暖,面对残酷的世界!

就像我前文说的那样,这部《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是刻意在用一种“孩童”的视角,来关注这个真实的世界。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