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又来
“小天鹅不列颠折翼而返,大东北容不下雨夜归人。异乡泊船孤独生根,缠绕在残忍温吞的故乡里。”FIRST给提名最佳影片的《冬去春又来》这样一段文学性的评价。
电影的女主人公刘夏,从英国的芭蕾舞团,到东北家乡,再到北京的写字楼。以她的人生选择为主线,用春夏秋冬作为时间的符号,讲述一个徘徊与漂泊,不断追寻归属感的故事。
这部电影也是近年来青年导演作品中,少见的极具文学气质的作品。在镜头语言、音乐、台词、符号等方面的呈现都体现出很强的文学性,在对现实的客观陈述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诗意。
这样一部从英国到中国,跨越两国文化的电影,当中可以看见导演费聿竹自身在异国和家乡的生活经历,是他对自己和身边人生活的一个提炼。
文学性:用诗意陈述现实
《冬去春又来》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电影中透露出的浓厚的文学气质。内在的从角色到人物关系、剧情走向,都少不了文学的铺垫作用。主要角色的身份,芭蕾舞演员、大学教师、导游,分别从舞蹈、诗歌、旅行等方面,触及到人文的部分。
“雪地森林”的意象前后出现三次,作为一个线索,费聿竹说,“一方面用来表现女主角迷失的状态,另外也和芭蕾舞的主题相通。”雪地森林,同时也是浪漫主义芭蕾鼻祖“仙女”中的一幕,表达“逃避现实主义,追寻内心的自由”的状态。
而在音乐上,“用古典音乐去铺一个现代的故事”,借角色之口朗诵和吟唱的诗词和歌谣,也有很多寓意。比如在第二章节,两个女孩的相遇,背景音乐是一首苏格兰民谣,将一封长信写成诗的形式,“这封信和电影中两个女孩的关系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讲无疾而终的情感。”
在镜头语言的选择上,不同景别、固定和运动镜头交替,形成迥异的风格。导演费聿竹说,“希望从一个相对客观的出发点开始,慢慢的在镜头和景别上,不断贴近角色,不要一上来就给人物的全貌,而是从极远到极近的过程。”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