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生活,我们都曾经历过,这年的导演也有那年的情怀

分类:电影 影评  标签:那年1987
再见皮球

2019-04-18 10:17:34 4770.002

        生活的苦味不止存在于你身上,爱情的影响也同样有不一样的作用。1987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的浪潮正猛烈的关头,将镜头浓缩到几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身上,会给人呈现出怎样的悲欢离合?

        从《那年1987》影片中不难看出,改革开放时期的爱情,并不比现在的压力小,那时的生活,也从不比现在轻松。通过先例看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那年1987》让我们明白了什么?而我们,又因为1987的往事想到什么?21世纪拥有那个时代不具有的生活质量,也应该具备比那时更阳光的心态。不是所有的结局都是重复的,生命的顽强就在于不懈的改变。

        想一步登天是贪婪; 想一劳永逸是懒惰; 想一直不前是逃避。 影片中人物的出演,不论从角色,对话还是场景布置,都散发着那个时代应有的光芒。一个角色就是一种鲜明的表达,一个人物就是一类人的缩影。“你不来,我不走”,余斌导演诠释了影片中主角对爱情的态度,也从那个年代的现实中给观众呈现出一种合格的状态。

        主题是一个影片的关键,尤其是对于网络大电影来讲,主题尤为重要。《那年1987》以几个人物的关系作为明线,将充满活力,不断坚持,执着奋斗,敢于创新作为暗线。双线交织推动影片走向高潮,用80年代父母奋斗的经历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余斌导演将一代人的生活压缩到几个年轻人身上,是一个很大胆也很新奇的方式。影片以长达116分钟的时间,将懵懂的爱情,奋斗的青春,以深而不闷的方式展现出来。

        毋庸置疑,影片质量是值得肯定的,台词,装饰细节问题都是入微的。余斌导演的“1987”时代情怀也是一个很有内涵的选择。

        时代的更替,需要新人来改变。同样,时代的精髓,也需要新人来传承。改革开放时期是距离80 90后最近的时代转折,我们需要去继承一些“老文化”,再去弘扬一些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踩下更坚实的步子。

来源:豆瓣 莫名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