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处,归来仍是此间少年

分类:电影 影评  标签:风语咒
sky

2019-04-16 17:39:25 27840.023

当然,一部电影完全可以凭借感情实现叙事的广度,即感染大多数观众,而《风语咒》显然有着自己的创作野心,1978年出生的导演刘阔在夯实感情线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了中式的哲思。在《风语咒》中重复出现了这样一个论题:到底怎样才算是侠岚。刘阔将这个论题很巧妙地藏身在了另一条感情线中——郎明和父亲之间的感情。如果说在亲情的讲述上,《风语咒》的明线是郎明和母亲梅姐的故事,那么郎明和父亲之间的故事则是一条暗线。父亲的形象只存在于电影的闪回片段中,并不以正面形象出现,但父亲对郎明的影响却是铭心刻骨的。

这样的父子亲情其实也很有中国味道。至少在刘阔年龄段的人们的记忆中,郎明父亲的形象是很有代表性的,我们的父辈总是忙工作,加班加点,应酬不断,陪伴孩子的时间极少,应该说是一直处于“暗线”的尴尬位置。但这并不能说中国的父亲就不爱孩子了,“父爱如山”也许就是这种情形的一种描述——他们更多是在精神层面影响着孩子。郎明之所以从小就以侠岚自居,深信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侠岚,这些都源于小时候父亲对他的影响。郎明父亲反复告诉儿子,他小手上的伤疤就是“侠岚印”,他反复告诉儿子,是不是侠岚不重要,重要的是守护他人,有没有挺身而出,只要心怀正义,侠岚无处不在。

而这就触及到了《风语咒》更深的意义层面。“到底怎样才算是侠岚”这个问题的表象是成为侠岚,但更现实的意义是在我们注定平凡的生活中,我们这些普通人如何才算实现了自我,并怎样去实现自我。侠岚虽然是英雄的群体,但却并不是一个接地气的组织,要成为侠岚必须要经过考核,“玖宫岭”一是要看对方掌中是否天生生有“侠岚印”,一是要看对方是否能够驱动五行之力。这是很值得玩味的两个条件,驱动五行之力隐喻着个人的能力,而“侠岚印”则象征着一种身份的依凭。赫德里克•史密斯在《谁偷走了美国梦》中讲述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危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阶层上升通道的日益狭窄,你纵然有能力,但家庭背景仍然能够限制你的发展。

来源:豆瓣宝木笑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