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夜晚》:欲望的虚晃一枪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毕赣一直在《地球》的表面文本中暗示它的谎言性。
那些令人困惑的身份漂移切分裂变和引导出自相矛盾剧情逻辑关系的细节,从一开始都各自被当作既成事实呈现。那些关于人物关系和行动动机的叙述引导观众坠入一个个陷阱中,失去了判断真实与虚假的基础。对此,毕赣在影片中通过罗宏武之口做了躲闪式的辩解:“记忆分不出真假,随时浮现在眼前。”而他在此隐去的是“记忆真假”的伪命题性——记忆始终被迫忠实于记忆者的意识,它可能产生错误和断裂,却无法主动制造虚假。当一个人开始做出与自身记忆不相符合的陈述时,他开启的是一个主动虚构的状态,正如片中罗宏武对白猫(也就是对他自己)的描述:他总是说谎。
“说谎”来自于人的主观能动,它可以借用记忆或者梦的外壳(但本质上和它们都并不真正相关),以此作为交代虚假的事实、因果关系和人物身份,以“误导”观众注意力的“借口”,并为在其后对它们进行颠覆性的“背叛”埋下伏笔。《地球》中看似模棱两可充满梦幻般悬疑与诱惑的状态正是来自于这样“作弊”式的虚晃一枪。在不确定的事实和人物身份的疯狂漂移背后,和看似飘渺的所谓梦境截然相反,毕赣想要表达的是对前述情感痴迷状态确之凿凿的执着向往。它其实既不困惑也不虚幻,更没有自我怀疑的内心矛盾,在幻象的表层下汹涌澎湃而出的是一股对私人化情感的极端信任和迷恋。
于是,对于《地球》的讨论便可以脱离具体电影形式和手段的范畴,而演变为一个情感美学价值伦理的问题了。
5。
毕赣所崇拜的塔可夫斯基在《镜子》中刻画了一个情绪丰富细腻具有雕塑般美感的母亲形象。它的伟大来自于导演对于母性由衷的欣羡和赞赏,它的伤感来自于对美丽消逝的回忆和对其精神价值的崇高认定。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