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完结,到底哪里“都挺好”?
伴随着《都挺好》后半程居高不下的网络热度,是业内两极化的评价。有人认为,“歪曲现实臆造出来的父亲人设,这是要干什么?这还算现实吗?”“现实人设还是歪曲人设,以超脱现实的人设来贩恶达到剧集火热的目的,正午阳光赢了还是输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矛盾和冲突本来就是戏剧的基本属性之一,将矛盾聚集在一起,其实就是“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叙述手法。
业内评价的分歧点在于,什么才是剧集中的“真实”?苏母如此严重的“重男轻女”是否真实?苏家三父子“极品”的个性是否真实?
贾樟柯曾如此谈论影视作品中的“真实”,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他说:“真实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具体而局部的时刻,真实只存在于结构的联结之处,是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我们几乎无法接近真实本身,电影的意义也不是仅仅为了到达真实的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我追求电影中的真实感甚于追求真实,因为我觉得真实感在美学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
在这里,贾樟柯为我们区分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真实”和美学意义上的“真实感”。很多观众对于剧集的批评,更多局限于社会意义上的“真实”,比如认为自己身边没有苏大强这样的人物、凸显人物的缺点就是贩卖邪恶等,它要求剧集严丝合缝地对应现实生活。但假若一部剧集真是现实生活的复刻,那么它要么就是寡淡如水,要么可能走向“和稀泥”。评论者最爱挂在嘴上的是,我们要描写人性的“复杂”,可人性的“复杂”不是公式化的“坏人也有好的一面”“好人也有坏的一面”,“复杂”是正视“既有美好的人性,也有龌龊自私的人性”这一事实,是正视苏大强这样的“极品”真的存在这一事实。
“真实感”对此并不避讳,它以社会学意义上“真实”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种种浓缩、夸张、变形,形成现实的公约数,其最终目的是抵达美学意义上的“真实感”——凸显时代症候、社会问题与个体困境。试想,如果不是苏大强这么“极品”,观众会深刻地检讨和反思原生家庭吗?如果不是苏明玉的境遇如此艰辛,我们会直面重男轻女这一社会毒瘤吗?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